17届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移动应用与开发赛项比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进行
发布时间:2024-12-20 浏览次数:1291
2024年12月18—19日第17届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移动应用与开发”赛项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举行,全省26支队伍参赛,其中青岛西海岸新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济南信息工程学校、淄博信息工程学校获得前3名。
18日,开赛式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举行,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张宪主任,青岛西海岸新区教育工委委员、区政府教育督导室总督学孙美青同志和参赛选手、教师等200余人参加,开赛式由承办学校校长王明刚主持,之后,由裁判长主持召开领队会,抽取检录顺序号。19日8:40-14:40正式比赛。
本赛项为团体赛,每队由2名选手组成,比赛时间为6小时,考核“移动应用界面设计”“移动应用前端开发”和“移动应用测试与交付”三个模块。移动应用与开发赛项对接数字中国建设战略以及“十四五”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发展规划,服务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社会治理数字化发展的实际需求,以智慧城市、智慧健康、智慧农业等行业场景的企业真实移动应用项目为载体,通过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移动应用界面设计、产品前端开发、产品测试等相关工作任务,重点考核参赛选手的界面设计能力、编码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产品测试与发布、撰写规范文档等方面的能力,以及职业道德、沟通表达、团队合作、工匠精神等职业素养。
专家组长对本次比赛做如下点评:
一、专业技能方面
1、参赛选手的界面设计能力、编码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得到了充分展示。这些能力在移动应用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应用的用户体验和功能实现。
2、选手们对移动应用开发流程有深入的理解,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开发工具和编程语言,展现了扎实的专业技能基础。
3、在产品测试与交付模块中,选手们能够严谨地进行产品测试,确保应用的质量,并编写简洁明了的使用手册,体现了良好的产品意识和用户导向。
二、职业素养方面
参赛选手展现出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对待比赛认真严谨,追求卓越,选手们在团队合作中表现出色,能够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体现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选手们还展现出了较强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与评委和其他参赛选手进行良好的交流和互动。
三、赛项意义与影响
移动应用与开发赛项为中职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平台,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通过比赛,学生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行业企业岗位对学生职业技能的最新要求,提升移动应用技术与服务等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该赛项还促进了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有助于职业院校更深入地了解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产业对IT人才的需求与标准,从而引领移动应用技术与服务及相关专业改革与建设。
青岛西海岸新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全国德育先进校、全国首批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职业院校教学管理50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首批山东省示范校、首批山东省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立项建设学校、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培育工匠精神优秀院校、山东省绿色学校、首批青岛市品牌职业院校、青岛市五星级阳光校园、青岛市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国家示范建设专业4个、省示范建设专业5个、青岛市骨干专业5个,数控专业和汽修专业被评为山东省品牌专业。
学校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共获71金82银39铜,连续多年位列全国中职学校榜首,其中2022年获3金6银5铜,2023年获4金4银3铜(其中包含一枚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金牌和一枚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班主任能力比赛银牌),连续两年在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排名中位列第一。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中获3个金奖,7个银奖。连续八年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连年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奖”。160名学生获评省技能拔尖人才,36名学生获评“齐鲁工匠后备人才”,56名学生获中职国家奖学金,入选数量位列全省首位。